財經時事系列-將普發6000元現金2023/01/17
發放現金的時間點為何?
行政院長蘇貞昌在1月4日宣布,將從去年超徵的4500億稅收中的1800億保留部分,剩餘以發放現金的方式來還稅於民,每人將普發6000元現金,相關法源和發放方式正在討論中,預計最快在2月底和3月初入帳,符合低收入戶的資格將每月領取750元加上普發的6000元最高可領15000元
除了普發現金外還需要知道的兩件事
台灣6年以來超徵稅收1.3兆,特別舉債達到2兆
近年來受到營業稅、土地增值稅、銀行保險業營業稅調整的法案,從2014年到2019年每年均有多出近千億的稅收,而2021、2022受到上市公司普遍營收良好及房地何一課徵所得稅增加,兩年各分別多出4300億元的稅收,一般而言超徵指的是稅收高於預算的編列,而政府除了稅收外另外的一大財政來源則是透過舉債,如果把特別舉債的金額加入到一般預算中一起看則不算超徵
台灣人負債緩慢增加,每人約24.6萬
根據財政部統計,截至111年12月23日止,中央政府1年以上債務未償餘額5兆6,998億元,未滿1年債務未償餘額250億元,平均每人負擔債務24.6萬元,相較於2020年底的23.8萬元,平均每個台灣人約增加1萬元的負債
發放現金還是消費券的情況好?
過去政府曾多次發放消費券來振興經濟,以2020年碰上新冠疫情來說,當時政府發放3倍券開支510億元讓GDP上升了0.53個百分點,可以看見對於經濟上有好的效果,但也有許多人認為發放消費券的成本過高,因此許多人認為發放現金是最好的方案,但若是從經濟面的角度,發放現金可能會讓儲蓄率增加,對於刺激經濟的效果有限
小結:
不知道大家對於政府要還稅於民這件事有什麼看法,歡迎大家在底下歡迎大家在底下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